正文 第二七九三章 九国志

    路振来自贫寒之家,学习刻苦。

    平时遍访古籍,连京师人家所不知道的地方他也去查找,所作的赋引经据典,太宗很欣赏,便把路振放置在甲科。

    路振及第后初任大理评事,邠州通判,徙徐州。

    召还,直史馆,迁太子中允、知滨州。

    一日,契丹兵至城下,路振兵少,民众惊恐不安,人们都认为路振是文官,不懂防御的策略,于是围在一起哭泣。

    路振亲自加以劝慰,并且说敌人士气正盛,不可跟他们正面交锋,应该坚壁自守。

    几天后,契丹引兵退去。

    北河转运使刘综上书称赞他,皇上下诏书褒奖。

    后入判大理寺,改太常丞、知河中府、知邓州。

    景德中任福省巡抚,不久,路振为编修官修太祖、太宗两朝国史。

    大中祥符初,出使契丹,撰《乘轺录》献真宗。

    改任太常博士、左司谏、擢知制诰。

    路振文词温丽,屡奏赋颂,为人称道。

    尤长诗咏,内多警句。

    大中祥符七年,同修起居注,张复、崔遵多次因书事失误遭降职处罚,由路振与夏竦代替他们。

    路振因嗜酒成疾,当年冬天病亡,年58岁。

    他这一辈子,留下最后名的著作就是《九国志》了。

    (未完待续。)

←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