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60回 集文录与武学的兴起

    “‘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,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。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,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,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。’这是前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侠客行,朕很喜欢,很欣赏,因为他将这种恣意和轻狂至骨的豪侠之气描绘得让朕兴奋,这就是我华夏民族的血性,在汉朝武帝时期有个酷吏,叫做苍鹰郅都。酷吏的作用是复杂的,皇帝手中最顺手的一根棍子,打到哪里,很多事情都可以落实,但是酷吏毕竟是酷吏,血腥难免,剥下罪人皮挂在衙门口随风晃动忽忽作响,或者把犯人父子头盖当酒碗的还是这些尽忠职守的酷吏。朕想说的是汉武皇帝时期的这个酷吏身上透出的一种气节,或者说血性。为人臣者,忠是必不可少的,明哲中庸是多数。郅都公廉而勇悍,在这个固执的人这里,说情不行,行贿不行,打击豪强,也许明知这种做为信仰的固执一定会要了他的命,史书载有一次,郅都跪在汉宫阶前,一跪就是好几天。他的命,他也许早就交给了朝廷,为的国家的安定,杀人如麻不是天生,只是一种支持信仰的极端。刚烈和血性无非都是为了一个理由、信念。唐太宗一举打败了侵袭的东突厥,这种伟业朕很向往,这就是我华夏民族的血性。”徐泽悠悠的说道。朝堂之上充满着悲怆之意。众大臣也低着脑袋认真的听着。

    “但自从唐以后,华夏的血性渐渐销殆,变得柔弱而异化,皓首穷经的考据,以及有些大臣们所推崇的程朱理学,‘存天理,灭人欲。’说彻底点那是一些卫道士们为了自己的行为找个依靠,找个辩护的理由,更有甚者有的人把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,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,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,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,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,成为‘以理束人’的工具。‘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。’嘿嘿。圣人尚言‘人孰无过’,这圣人都有过错,天下这做父母的就没有过错吗?朕不信,而且朕相信当你们还是孩子的时候,肯定也是这样认为的,但为什么当你有了子女的时候却总是相信自己是没有过错的呢!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这并不是说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,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昏君了,所谓的父为子纲也是指儿子应该学习长辈好的方面,并不是所谓的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。”徐泽缓缓的说道。“当然这理学观点也并非都是错误的,他的有些观点,朕还是非常赞同的,他所提出的民族气节、勤于王事以及抗金的主张,这些都是你们所必须紧记的,也是你们要认真学习的,这任何事物都有它对的方面,有它错误的一面,朕认为这天下的读书人要明辨是非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。”众大臣也不论他们是否在心里接受,但还是一齐喊了出来。坐在龙椅上的徐泽心里暗暗叹了口气,日渐成熟的他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笑傲江湖的他了,面对身上的重担,他才明白为什么有些皇帝甘愿当个昏君,昏君好当啊!可明君难做,尤其是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,他的骨子里,仍然埋藏着血性,这就注定着他不会当一个无为之君,更何况这宋朝的江山都快要灭亡了,就是他想当也当不了,所以他只有迎难而上。但治理国家并不同于游荡江湖那么自在逍遥,在江湖上,当你看不惯一个人,或者是你发现某个人将对你不利时,你可以先下手为强,灭他于萌芽状态,可是这治理国家不同,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的进行,就拿这个理学来说,来自后世的徐泽当然知道理学的危害,但他却不能象在江湖上那样任意行动,肆意妄为。只有慢慢的引导,慢慢的采取自己的措施,慢慢的把自己的观点加到别人的身上,毕竟牵扯到所有的读书人,“千万别和读书人过不去”,雍正皇帝的这句名言,徐泽还是清楚的。

    “文爱卿。”徐泽眉头紧皱的朝文天祥喊道。“这件事就由你来做吧,你博闻广识,文采出众,是适合这件事的最佳人选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作为读书人要正确的对待理学观点,作为读书人要正确的对待儒家经典,作为读书人要正确对待诸子百家学说,儒、法、墨、兵这些都有它好的方面,如儒家的人性本善等观点可以陶冶人的情操,增加人的知识;法家观点却是治理国家的必要的工具,也是那些读书人要认真研读的,毕竟读书人中一部分会出仕朝廷,不熟悉法家观点,不熟悉朝廷的律法怎么断案;墨家观点可以劝治农桑,兴修水利,发展商业,建造优势武器或者工具,这些都是有助于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生活的提高,尔等不可掉以轻心,兵法虽然与那些将军们有官,但古来文臣领兵的也不是没有,三国时期的诸葛武侯,还有我朝的范文正公都是很好的例子。文爱卿,朕的意思你明白吗?”

    文天祥闻言神色不变的说道:“敢问陛下,诸子百家学说以何家为首?”

    “文爱卿。”徐泽微笑道:“朕的意思是让你把这些学说加以归纳总结,你可以把他编成一本书,选取百家学说的精华部分,分类的加以注释,就象徽宗皇帝时,命黄裳编的道藏一样,一人之力毕竟是有限的,你可以在翰林院去找些人来一起编纂,以后这本书就是朝廷开科取士的范围,天下的读书人都必须读这本书。文爱卿,你的责任不轻啊!”徐泽还有句话没说,那就是责任不轻,但报酬也是不可估量的。文天祥要是把这件事给办成了,自己就会被天下的读书人奉为祖师,想来与那孔子也差不了哪里去。这种名声是这些读书人一生都很难求到的,众人都是明白人,一时朝廷上羡慕者有之,嫉妒者有之,等着看笑话的有之,当然支持的人也是有的,总之望着文天祥的目光,样样都有。

    而文天祥神色不动,仍然恭敬的说道:“陛下,这套典籍该取何名?”

    “就取名为集文录吧!”徐泽想了想道。

    “臣遵旨。”文天祥连忙跪下领旨。随着文天祥的话语落下,这个在日后被奉为读书人经典的集文录开始问世了,而文天祥也被后人称为‘嗣圣’而流传后世。同时集文录的编纂成功也是徐泽这位中兴名主的十大功绩之一。

    “岳爱卿。”徐泽脑中灵光一闪,突然有了一个想法。

    岳海闻言连忙出列。“臣在。”

    “岳将军。”徐泽微笑道:“朕听说岳爱卿文武双全,朕这里有件事情非你莫属了。”

    “但请陛下吩咐。”

    “自从我大宋开国以来,太祖皇帝为了防止唐末武将叛乱,一直重文轻武,甚至还有数十年不设武举的现象,导致了我朝武将缺乏,能征善战者甚少,到了高宗皇帝年间,朝中奸臣当道,许多有才能的人都发配到地方,而高宗皇帝有赞成和议,导致善战者更少了,这也是宁宗皇帝时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之一。现在蒙古建国,改名为元,忽必烈虽然雄才大略不逊于朕,但其国内的阿里不花也在和林称大汗,与忽必烈分庭抗礼,虽然阿里不花不是忽必烈的对手,但依朕看来,两年内他们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,等他们两年后有结果时,元朝必定已经元气大伤,肯定会修养生息,到那时就是朕出兵之时,但朝廷之上能征善战者太少了。这也是我朝的一大弊病。所以朕准备兴武学,为我军输送将领,更快的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和将军们的指挥水平。这远比你们关门授徒要好的多。众卿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。”岳海闻言:“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兴武学?”

    “朕准备在临安城外建一书院,朕亲自担任山长,你就当个副的吧!而众将军就担任教习,授之武艺、兵法、战阵之学。朕相信两年内,我大宋可以得到许多的有着良好的指挥知识的将军。岳爱卿以为如何?”徐泽微笑的望着岳海。

    “陛下此举果然高明,臣等十分钦佩。”岳海禁不住心中的惊奇与惊喜好,毫不犹豫的给徐泽带了一顶高帽子。

    “陛下此举乃开历史之先河,常人万万不可及也!”

    “陛下真是千古明君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陛下,这武学从何处招收学员?”岳海又提出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徐泽想了想道:“这武学是专门为军队输送人才的,当然是优先考虑军队了,其次再考虑其他的人选,每次招收的学员中,军队必须占十之有六。告诉他们,只要进了武学,学习两年合格的人,都将授予校尉之职。不合格的要么接着学,要么就当个低层的指挥者。岳海,进入武学的必须要经过的过程才能录取,不要让某些滥竽充数。你回头订个规矩来。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大惊,没想到进了武学居然有这么大的好处。纷纷想着自己的某个亲戚是不是有个子女有资格进入武学的,只有吴潜摸着胡须开心的笑着。      

←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→